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迎接新媒体挑战
2012-09-05 14:53: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由于受到网络等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冲击,和国内外经济结构性调整,增速减缓的影响,中国的期刊业进入了一个艰苦的转型期。面临困境,上海期刊业迎难而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1年上海期刊业总发行数17826.74 万册,同比上升2.9%;经营总收入178087.24 万元;同比增长46.25%;利润总额33983.18 万元;同比增长103.8%。在2011 年颁布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上海《低压电器》和《收获》获期刊奖,《细胞研究》、《化学学报》、《故事会》、《社会》等获期刊奖提名奖,约占39 种获奖期刊的十分之一,获奖数居全国各省市之首。
为了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从今年3 月份开始,上海市期刊协会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组织了上海期刊业创新实践课题调研,初步将上海期刊业的创新实践主要归纳成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及国际化创新。
一、体制创新
1. 转企改制。将期刊出版单位由事业编制转变为企业编制,目前已有100 多家以上企业编制的期刊,这一队伍正在不断地扩大,为期刊业的市场化发展打下了基础。《租售情报》近年在完成企业化改制的基础上,逐步调整自身定位,由内容为主、渠道为主向服务为王、终端为王转变,实现了平面媒体、网站、声讯电话呼叫中心、手机版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迅速成长为有100 多位高素质员工的规模较大的一家期刊出版单位。
2. 自主经营。过去期刊出版单位大多以编辑部的形态存在,没有财权人权,限制了期刊的自我创新和发展。为了突破这一障碍,上海期刊业进行了各种探索,成立了不同形式的独立期刊社,至今上海已有独立的期刊社近百家,其中事业法人近四十家,各种企业法人七十余家。此外还有十本期刊将经营部门组建为独立的公司。
3. 集群化经营。期刊集群化有利于资源统筹,规模管理,多元经营,是做大做强期刊业的必由之路。通过体制改革,上海业已形成了一些期刊聚集的大集团。2011 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并后,旗下拥有期刊70 余种,期刊总收入约占上海期刊业的40%以上。上海有多个期刊或多元经营的期刊社已达20 余家。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独立报刊出版单位,拥有3种报纸和8 种杂志。近几年借集群经营的优势,又创办了《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教育手机报》、《东方教育视线》(校园视频推送系统)等3 种数字新媒体。上海大学期刊社积极探索学术期刊集约化管理模式,取得了长足进步,所属10 个期刊在编校质量、内容水准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稳步提高,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25 项。
4. 合作办刊。自上海译文出版社与外媒合作,1989 年创办国内第一家中外合作的期刊《世界时装之苑》后,现双方又陆续创办了《名车志》、《家居廊》及《伊周》,形成了规模效应。2010 年这4 种杂志的广告收入全部进入上海期刊业的前10名。
《第一财经周刊》依托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多种媒体合作互动,成立几年来发展迅速,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已位列上海期刊业三甲,利润大幅上升。目前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种合资期刊社已有14 家。通过合作,更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中自我调适、健康发展。
二、技术创新上海期刊业紧跟潮流,在利用数字技术方面有了许多突破。
1. 建立网站。目前,上海期刊业已有一半以上的期刊建立了网站或网页《检察风云》、《旅行者》等一批杂志加强了网站的互动功能、服务功能和多媒体的功能,在刊网互动上取得了成功。《中国激光》杂志社还联合全国43 家同类期刊建立了中国光学期刊网。经过几年的努力,该网站已成为国内光学研究领域的门户网站,并通过联合网站的建设,探索全国光学期刊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自然与科技》杂志自2010 年10 月注册官方微博以来,在微博平台上策划和实施了多项公益性活动,使期刊的影响力、覆盖面、活跃度迅速上升。
2. 建设期刊数字化编纂平台和数据库。科技类期刊中许多期刊的编纂平台已上网,所有投稿、审稿、编稿工作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中国激光》杂志尝试建设了可供50-300 种期刊同时在线办公的数字化编纂出版平台。在建设编纂平台的基础上,《中国激光》、《低压电器》、《大众医学》等一些杂志还将数字内容结构化,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上海针灸》创建的《中国现代针灸文献信息数据库》收录1954-2009年的75 种有关期刊,数据库分28 个字段有75 个信息,成为该领域的权威数据库。
3. 试水加入商业数据库、创办电子期刊、手机版等数字出版业务。《低压电器》杂志打造的电子期刊———LVA《低压电器》在线,作为纸质杂志“深阅读”的补充,扩大“浅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及时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每期阅读量达8万人次。《故事会》、《大众医学》、《理财周刊》等一批杂志开发了手机版。《理财周刊》的手机版订户达到20 万左右。《第一财经周刊》开发的IPAD 收费杂志,曾是苹果中国商店最畅销的杂志软件,订阅用户达6000 多个。2010 年,《第一财经周刊》各种数字出版收入达到1358 万,占总收入的35.52%。
三、品牌创新
1. 不断探索,成就品牌期刊。获得第二届出版政府奖的《收获》杂志,坚持“纯文学”的理念,积极提高作家和作品的品味,同时也积极推动新文体的探索,发行量一直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学术月刊》始终坚持学术本位,同时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将传统的“学科综合”的办刊模式转变为“问题综合”的办刊模式,连续6 年在一年一度由国内《信息检索报告》发布的被国内主要媒体转载、摘要的文章数量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
2. 创办新期刊、新品牌。新陈代谢,不时涌现出一批新的期刊,这是期刊业有活力的标志。虽然受到刊号的限制,2009 年以来上海还是有40多种新刊面市。其中,《小福尔摩斯》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本少儿侦探杂志,由于其定位精准,短期内销量迅速攀升,达到8.5 万册,赢利可观。
3. 创建品牌活动。有了这种共识,上海期刊业的各种活动如展示、观摩、论坛、培训、竞赛、社会评价等层出不穷,有的已形成品牌,反过来又强化了期刊本身的品牌。如《故事会》免费举办了15 届故事理论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作者;《咬文嚼字》主动承担了文字啄木鸟的社会功能,“咬”中央媒体、“咬”著名作者,社会效益明显,影响力巨大。《上海商业》举办了国内知名的“上海商业论坛”、“商业地产论坛”。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经过十年发展,形成了上海教育博览会、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等30 余个活动品牌
4. 开发延伸产品。品牌活动着重于宣传、互动,延伸产品更强调经营、赢利,具有商业性。依托期刊品牌,开发延伸产品,这是国际上一条成功的办刊经验。上海许多期刊也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如《理财周刊》创办的“理财博览会”已在国内多地成功举办,还开办了理财师培训学校等。《咬文嚼字》围绕语言文字规范性做文章,打造出一条由杂志、图书、培训、检测等环节构成的产品链条,开办了13 期“咬文嚼字讲习所”,承担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书报刊编校质量检测乃至春节晚会文字质量检测的任务。这些延伸产品和期刊本身相辅相承,既增加了期刊的经济实力、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又丰富了期刊的内容和渠道等资源。
品牌创新与营销,给期刊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上海期刊业的广告收入已大大超过了发行收入,包括版权转让、新媒体收入在内的其他经营收入也大幅提升。
四、国际化创新
国际化是中国期刊走出去、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上海科技期刊走在了全国前面。据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于
1. 创办英文刊或英文版。中国期刊要走出去,中文文字对外国读者来说是一个障碍。在目前的情况下,办英文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上海近几年许多学术期刊都创办了英文版,现已有英文刊二三十种,还有不少期刊增加了英文的目录和内容摘要,便于国外读者了解。如上海104 种医学类期刊中,68%有英文摘要。在上海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17 种期刊中,14 种是英文刊,占82.35%,可见英文刊是上海期刊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2. 走国际化办刊的道路。要提升期刊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编委、主编必须是国际同行中有影响的一线人士,他们也是办好期刊的关键因素。上海的许多科技学术期刊对此都花了很大的功夫。《分子植物》的编委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 名、美国科学院院士4 名,编委中70%是国外著名学者,主编由中外学者共同担任。编委国际化,办刊也国际化。如《中西医结合学报》采用国际化的编辑标准,即由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生物医学论文的写作与编辑》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稿件,并使用国际化的稿件处理系统,便于同国外接口。
3. 与国际期刊网站和期刊社合作。上海许多科技期刊根据自身学科等情况,选择性地加入国际上各领域一些著名的期刊数据库,如SCI、EI、美国《医学索引》等,《中西医结合学报》还加入了具有免费、全文、自由存取、高质量等特点的“开放存取期刊指南”,以提高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可获取性。上海的一些英文刊还和外商合作在国外出版发行。
期刊创新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上海期刊业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此稿系上海期刊协会会长陈和在“国外新媒体发展趋势与上海期刊创新”论坛上的讲话摘要)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