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报刊业良好姿态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在上海报刊管
2012-05-30 13:42: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新闻报刊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通报近年来上海报刊业的基本情况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上海新闻报刊业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当然也面临着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积极提升报刊经营能力
目前,上海共有100 种报纸,数量占全国报纸总数的5.15%,居江苏、四川之后,与广东并列第三。从近三年的产业数据来看,虽然广告收入有小幅下滑,但上海报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他经营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年,上海报业面临竞争加剧、转型发展的生存挑战,虽然新媒体收入处于萌芽阶段,对总收益贡献有限,但从2009 年开始展现发展势头,标志着行业步入转型发展。
期刊方面。目前上海共有期刊622 种,品种数占全国总数的6.28%,居全国各省市首位(除中央外)。这些年,上海期刊广告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保持持续增长,处于上升通道,发展势头良好,其他经营收入发展平稳,显示出上海期刊在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日臻成熟、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坚持定位、注重内容,加强上海报刊品牌和质量建设
一是依托定位,做出品牌特色。这些年,上海报刊坚持定位管理,在各自的领域做精、做实、做深,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报刊。
二是注重内容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上海报刊这些年通过不断优化版面设计,加强内容策划与组织,提升报刊整体质量和水平。三是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在2011年报刊编校质量检查中,有27种报纸和157种期刊的编校质量为优秀。
(三)锐意进取、创新求变,激发上海报刊发展活力
报刊业要增加发展活力、增添发展后劲,就必须敢于创新。上海期刊先行先试,借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多家期刊联合行动集约化发展的方式努力冲破发展瓶颈,率先做大做强,引领行业发展。
(四)优化结构、夯实基础,报刊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据初步统计,上海报刊业目前从业总人数约10904 人,绝大多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整体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其中正高职称973人,副高职称1307 人,中级职称3283 人,形成了有序衔接的人才梯队。这些年,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的人才培训机制,以复合型人才、专业性人才为重点,上海报刊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五)上海报刊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回顾这些年,上海报刊事业和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报刊主管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报刊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所遭遇的瓶颈。
1.报刊违规情况仍存在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一号多版问题仍然存在,少数报刊合作出版管理不到位,涉嫌买卖刊号;二是少数报刊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报名、刊名,调整办报、办刊宗旨,或是主管主办已变更,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手续;三是虚假、失实报道仍时有发生;四是广告违规情况仍有存在。
2. 品牌影响力有所下降
受益于上海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社会、科技、经济地位及报刊业的代代传承,上海形成了一批品牌报刊,但是,兄弟省市同行也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让我们看到差距的存在。上海品牌报刊正受到巨大挑战,总体实力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创新力度不够
上海的一些报刊虽然已尝试数字化探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大部分报刊仍对新业态持观望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数字化推进进程。此外,在报刊多元化经营,跨媒体、跨区域合作、走出去等方面,上海报刊的创新力度尚显不够。
二、近期的重点工作
今年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全面铺开,党的十八大将在下半年举行,上海各报刊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清醒的文化自强,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新闻出版高地”的发展目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全会各项部署,积极推进报刊改革,努力实现上海报刊业新的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1. 进一步加强导向管理,为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导向是新闻报刊工作的灵魂,要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第一要务和根本职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犹豫和动摇。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今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对思想领域可能出现的一些杂音、噪音,各报刊单位更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的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要把抓好舆论导向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一定要坚决站在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文化安全的高度,把迎接党的十八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唱好主旋律,努力营造导向正确、和谐平稳、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2. 进一步加强主管主办制度,切实落实好“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
主管主办制度是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一项基本制度。各报刊主管主办单位必须切实承担起管理职责,全面强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建立制度,形成机制,不断改进和加强对所属报刊的管理。要坚持抓好四项重点作:一是抓好导向,要加强报刊主管主办单位在主流文化传播体系和舆论引导机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大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二是抓好审读管理,督促报刊出版单位建立和完善采访、编辑、刊发等内部管理制度,做到科学管理、规范出版;三是抓好班子,管好队伍,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四是抓好改革,培育主体,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发展能力水平。市新闻出版局将根据总署的统一安排,对主管主办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集中清理,重点检查主管主办单位职责落实情况、报刊出版单位资本构成情况、报刊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情况等。对不具备主管主办资格或管理缺位的主管主办单位,要调整所属报刊隶属关系,并建立主管主办单位责任追究制度,敦促主管主办单位切实担负起管理职责。
3. 进一步加强报刊品牌和质量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必须着力抓好报刊内容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定位管理。一些市场萎缩、经营不善的报刊要积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办报办刊定位,满足读者阅读需求,重新焕发活力。一些市场前景良好、已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报刊要继续坚持定位,支持“专”、“精”、“特”、“新”的发展。
二是继续推进上海报刊品牌建设。去年,市报协开展了“上海报社品牌活动和上海报纸新产品”课题研究,课题成果得到多方关注。近期,市期刊协会牵头,已在开展期刊品牌发展和创新研究。同时,市新闻出版局将围绕期刊品牌建设,结合上海书展,组织开展论坛和研讨,邀请专家智囊把脉行业未来发展。并探索在上海新闻出版专项资金中加强对品牌报刊的扶持力度。
三是推进报刊综合质量评估。依据总署《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提供的评估框架,上海目前已制定完成《上海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实施工作方案》,并几经讨论修改,形成了《上海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目前,正委托市教育评估院,对部分期刊开展先行试评,下一步,将在试评的基础上,开展全面评估。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报刊公共服务能力。今年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栏目、优秀活动和优秀组织机构推荐工作的通知已下发,各报刊单位要认真组织好申报工作,进一步引导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各报刊单位要认真组织好对上海书展等全民阅读活动的报道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实施公共阅报栏工程,提高主流报刊的覆盖力和影响力,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新闻报刊基本信息和文化服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4. 进一步加强改革与创新,提振行业信心。
深化报刊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报刊资源和结构,是中央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是要按时保质完成上海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任务。上海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认真完成清产核资、注销事业法人登记、工商企业登记注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在6月底之前基本完成改制任务。
二是要按照总署“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的结构调整目标,不断优化上海报刊业结构,加强报刊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上海报刊的整体质量,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报刊。
三是要支持创新的投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将加大政府投入,依托新闻出版专项资金等,积极推动上海报刊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强报刊品牌建设。重点支持报刊单位采编、运营生产流程数字化;重点支持报刊单位强化“内容为王”的根本意识,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开发利用,探索建立数字报纸资源数据库和数字专业期刊集群资源数据库,创新报刊业数字化商业模式;重点支持报刊单位加强报刊数字化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标准研制。
四是要强化报刊单位内部管理,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增强内在活力。转企改制后的报刊企业要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强化导向管理、探索建立企业工薪制度、资产收益制度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竞争能力。
5. 进一步抓好新闻队伍建设,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将围绕“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积极为推进上海新闻出版工作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围绕报刊人才建设,今年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在新闻出版领域开展“走转改”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要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把“走转改”纳入新闻出版单位、新闻出版工作者考评考核,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是制定报刊人才培养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熟悉新业态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加强岗位后续专业培训。今年在社长、主编、新闻采编人员等常规培训的基础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将联合市语言文字委员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其他委办局,开设更多专业类培训,以符合不同领域、不同条线的编辑记者需求,积极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业务水平。
四是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不良从业人员数据库,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通过严格管理、规范管理,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2012 年是报刊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上海新闻报刊业的使命重大、责任重大、任务也十分艰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上海新闻报刊业一定能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在新的起点实现上海新闻报刊业的新发展和新突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稳中求进切实搞好报刊出版和管理各项工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在上海报刊管理工
下一篇:柳斌杰:鼓励非时政报刊加入党报党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