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切实搞好报刊出版和管理各项工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在上海报刊管理工

2012-05-30 13:27:00   来源:    点击:

   

        2012 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上海第十次党代会也即将召开。做好今年的报刊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抓导向、严格抓导向、自觉抓导向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报刊出版和管理各项工作。
  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鲜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积极引导社会思想舆论,着力做好报刊舆论宣传,着力加强报刊服务管理、着力推进报刊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上海报刊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阵地。
  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今年舆论宣传的主旋律就是“三个氛围”,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迎接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这条主线,大力营造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浓厚氛围,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大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浓厚氛围。今年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条主线来部署,围绕营造“三个氛围”来展开,统筹考虑、精心谋划、扎实推进。
  二是要发挥各类报刊资源优势,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今年,要牢牢把握中央确定的主题,充分挖掘重大活动、重大会议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推出更多主题好、导向好、有份量、有影响的宣传报道,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对改革开放的信任。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把市委提出的“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八字价值取向贯穿到日常的组稿、采编等工作中,营造维护公正、和睦友善、履职尽责、诚实守信的浓厚社会氛围,有效传播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二、加强报刊管理,规范采编行为,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报刊出版秩序报刊行业管理是整个舆论导向管理的重要方面和有效手段。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在发扬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各报刊单位也要高度重视和自觉落实有关管理要求,共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是强化主管主办制度,坚持守土有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各主管主办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从严管理,看好自己的阵地、管好自己的队伍,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要建立主管主办单位的责任追究制度,视不同情况,对管理失职的主管主办单位做出谈话训诫、通报或调整主管主办单位等处理措施。各主管主办单位要指导报刊出版单位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引导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加快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传播转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引导文学艺术期刊促进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
  二是加强采编行为管理,夯实导向管理基础。上海多年来在报刊导向管理上已形成了很好的机制和做法,包括新闻舆情监测制度、报刊审读制度、重大选题报批制度、社会效益综合评估机制等等,对于这些制度要继续坚持、不断完善。去年中宣部等部门陆续出台多个文件,对采编行为不规范、微博客传播不良信息、虚假新闻时有发生等问题进行规范。今年各报刊主管主办部门和报刊出版单位要把贯彻文件精神作为重要任务,认真组织学习、开展全员培训、制定配套措施、完善规章制度。特别是
要把规范采编行为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新闻单位内部管理,严格采编流程规范,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使用、媒体微博的管理。同时,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正确引导报刊内容生产。
  三、积极稳妥推动报刊改革发展,进一步激发报刊业的活力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深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大力调整报刊产业结构,积极推动报刊数字化转型,加快报刊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释放和激活上海报刊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今年,着力抓好两件事:
  一是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要突出抓好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上海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文化自觉,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要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以改革促发展,围绕发展推进改革,充分用足政策、用好政策,提升上海报刊业发展能级和水平。同时,要落实报刊出版单位导向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这项改革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优化上海报刊业结构、整合重组优势资
源、释放和激活上海报刊业生产力和创造力、做大做强上海报刊业。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积极推进报刊产业转型发展。要以建立具有文化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探索建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主管主办制度与国有出资人制度相衔接的资产管理机制、适应市场需求与坚持导向要求相统一的生产管理机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要加快传统报刊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推动报刊业机构由单一的提供内容信息的媒体向以内容信息服务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转变;推动报刊业内容呈现方式由单一纸介质向纸介质版、网络版产品、移动阅读产品等多种介质转变;推动报刊业主营业务收入结构由单纯的纸
质版的广告发行收入向纸质版广告发行收入、数字、网络版广告收入和在线收入以及各种数据增值服务收入等多渠道收入转变。积极创造新的营销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报刊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要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扶优汰劣、整合资源”的原则,不断调整上海报刊品种和结构布局。
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重点扶持、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报刊,使之成为上海报刊业发展的新亮点。
  四、深化“走转改”活动,加强队伍建设,为报刊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报刊业是一个人才高度集聚的行业。培养人才、带好队伍,关乎报刊业未来的发展。
  一要继续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宣部明确,不仅要在新闻报刊开展“走转改”活动,而且要深化拓展到整个宣传文化战线。我们所有的报刊都要把“走转改”活动摆在突出位置,用“走转改”的方式方法改进工作。要围绕打造精品力作,联系各自采编实际,加强业务学习研讨,深入剖析正反两面案例,切实提高报刊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把“走转改”纳入报刊单位、报刊工作者考评考核,引导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解决好理想信念、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问题。
  二是建立和完善报刊人才发展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结合报刊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单位的特点,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报刊人才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在完成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的报纸出版企业中,逐步试点企业骨干和企业管理层长期激励机制;加强报刊业人才工作基础建设,建立行业人才信息库。
  三是探索报刊业在新媒体发展中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一方面要积极吸引经济、财务、信息技术、数字出版等领域人才进入报刊业,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报刊业原有人才队伍转型,培养一支全媒体的采编队伍和复合型的专业经营团队;建立政府引导、报刊出版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形
成新闻出版部门和报刊出版单位两级培训体系,建立一套系统的报刊业人员培训和考核信息制度,努力把上海打造成国内报刊业人才高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李东东:切实推动新闻报刊改革创新
下一篇:以报刊业良好姿态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在上海报刊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