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行稳致远

2017-06-26 21:15:45   来源:    点击:

摘  要 作者指出,中国的科技期刊曾经不缺独立和自信,但目前科技期刊改革的步伐太急且对期刊的期望值过高,尤其是太过于重视外文期刊而忽视中文期刊,因此提出只有不忘办刊的初心,方能戒急用忍、行稳致远。

 

作为科技期刊的办刊人,一年之中何时为自己的节日?如今,似乎早已过了只有岁末年初总结当年成果的年代了。

依笔者愚见,如今的办刊者中,办外文期刊者最为关注的时刻是每年6月底SCI指标发布的日子,而办中文期刊者尤为关注的是中信所及国内各种期刊数据库指标发布的时刻,似乎办刊人对期刊评价指标的翘首以盼远远超过了对办刊内容的关注和读者与作者对期刊的真实评价。最近拜读了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文章《不要整天追问中国大学为什么还不世界一流》,深受启示,对比来看,陈先生在文中涉及的当今国内大学所遇到的问题与中国科技期刊所面临的状况惊人地相似。为此,笔者借用陈先生的思路,也对国人所办的科技期刊发表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1        中国科技期刊的独立与自信

2015年全世界庆祝科技期刊诞生350周年之际,中国的科技期刊也拥有了223年的历史。就科技期刊的使命而言,1869年《Nature》在其创刊时就已经开宗明义:期刊拟实现的目标可以概述如下:1)将科学工作和科学发现的伟大成果展示在公众面前;推动科学的主张,在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获得更为普遍的认可。2)为帮助科学家本身,提供全世界自然知识各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的早期信息,以及为他们提供一个讨论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各种科学问题的机会。平心而论,我国的科技期刊是随着西学东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是西方科技期刊的附属品。尤其从近代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有利于学习和借鉴,我国创办了一批专门介绍国外某一专科学术进展的综述类期刊,在医学领域中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就是其典型的代表;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发展的水平并加强与世界顶级期刊的联系与合作,也曾出版过国外名刊的中文版,由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先驱。然而,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工作者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加之办刊人学术水平的提高,这类专门介绍他山之石的期刊逐渐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绝大多数已寿终正寝。与此同时,大批以报道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科技成果、为国人学术交流提供平台的中文科技学术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迅速发展至目前的4 000多种,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的推广普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并拥有国际视野的中文期刊,通过加入本专业国际重要的数据库,凭借期刊的英文目次和每篇文章的英文摘要将国内的研究成果推向了世界。尤其是1893年创刊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以每年刊登数百篇英文全文的体量,为世界了解中国医学的水平打开了一扇窗。这一时期的中国科技期刊充满着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办刊人的独立与自信。

 

2        中国科技期刊改革太急且期望太高

作为一位择良而栖三十载、为人作嫁不归路的资深办刊人,笔者深知,一本名刊的打造绝非一日之功,期刊百年老店的光环是历代先哲和衷共济、勠力同心的结晶。然而,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科技期刊的改革,在目标虚高和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下步入了不切实际的大跃进时代。一时间,为了国际化和一刀切的转企改制,对中国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期刊的指责甚嚣尘上,各级主管部门不遗余力地通过拔苗助长等方式鼓励创办和大力支持英文期刊。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期刊管理者,窃以为其中绝大多数人对科技期刊的办刊规律和发展历程并无实质性了解,但言必称SCI,语必提影响因子,一律将毫无可比性的中国科技期刊与世界著名期刊进行比较,并试图通过推行各种带有明显刺激性的短期行为推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国内各级期刊主管部门和学术组织、尤其是中国科协对中国科技期刊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历史巅峰,在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期待中,加上多部委携手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强力推进,近年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期刊评价指标上都足以让有关领导认为物有所值,但当前这种失之偏颇的政策导向,对绝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却带来了优秀稿件外流和杰出编辑人才流失的双重伤害。不仅如此,目前国内影响因子较高的英文期刊,在国家各级资助中获得了大量资金,与囊中羞涩的中文科技期刊相比存在天壤之别。如果我们真正出于公心地计算一下这种对英文科技期刊改革大跃进中的投入产出比,就会发现这种慷慨地倾国家之囊的举措所获得的收益仅仅满足了极少部分人的虚荣心和私利,绝不会对广大的中国科技期刊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就像中国足球一样,底层的水平上不来,顶端肯定也会出问题。有鉴于此,笔者非常赞同陈平原先生的高见:教育的实验必须小心翼翼,特别忌惮连续急转弯。宁肯胆子小一点,步子慢一点,追求的效果是移步换形,而不应该是日新月异。举一反三,窃以为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改革,又何尝不是如此。如今政策主导下的中国科技期刊,由于过度重视互联网技术和被迫进行市场化改革,也正是走在一条无关本土情怀、急速与国际接轨国际化道路上。实践证明,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3        不忘初心方能力戒好高骛远

作为一位从编逾30载的编者,窃以为当下是中文科技期刊办刊人承受内忧外患压力最大的时期。随着国际科技交流的加剧和渠道的日益顺畅,国内科学家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全球顶级的期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现状导致了国内期刊高质量稿件的匮乏,势必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就在我们投入重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期刊之际,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是否也可以再次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通过倡导和鼓励中国的科学家用自己优秀的研究成果来鼎力支持中国的科技期刊呢?我们深知,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之大国,只要有一小部分科学家愿意将投向国际名刊的稿件用以支持国内期刊,就足以满足国内顶级期刊的需求。窃以为,要想中国的科技期刊步入世界名刊之列,这才是有关部门应该鼓励和提倡的切实有助于中国科技期刊腾飞的正本清源之举。

除了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办刊人不忘初心的努力同样必不可少。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不少办刊人似乎早已忘却我们出发时的初衷。放眼望去,国内与期刊有关的学术会议上,数据库收录期刊标准的推介会、期刊评价指标的发布会、如何提高期刊评价指标的经验交流会等,办刊人对其趋之若鹜,会场常常是熙熙攘攘,人满为患;而如何办好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经验分享会、有关期刊编辑质量的分析会等,与会者多半寥寥无几,门可罗雀。毋庸讳言,正是在这种错误的办刊导向和浮躁思潮的影响下,部分中国的科技期刊完全背离了办刊的初衷,编辑出版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已经出版的刊物中前所未闻且贻笑大方的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一些老字号的大刊名刊也同样难以幸免。针对这种严峻的现状,如何传承并践行出版业前辈的工匠精神,笔者认为我们应铭记邹韬奋先生的名言:杂志一个错字都没有,在实际中也许做不到,但是我总是要以此为鹄的,至少能使它的错字极少。

最近中国新闻出版界隆重纪念邹韬奋先生120年诞辰,韬奋精神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一面旗帜。作为10年前第9韬奋出版奖的获得者,笔者以为当前科技期刊办刊人更应该弘扬韬奋精神:1)永远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2)以读者利益为中心,竭诚为读者服务;3)确定办刊宗旨,形成内容特色;4)坚持创新精神;5)倡导甘于奉献的精神。通过认真学习,笔者认为,当前部分期刊奉行的那种偏离办刊初衷的急功近利之举,或许能使得部分人在一时间声名鹊起,名利双收,但作为一名恪守以双高”“双效”“双爱为办刊宗旨的期刊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科技期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的宗旨,才能力戒好高骛远,在有中国特色的期刊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九轮巡视反馈:新媒体领域党的领导弱化
下一篇: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特别报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