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去年市场规模超一万亿
2016-07-22 14:48:00 来源: 点击: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5 月 10 日 报道,5 月 6 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 报告(2016)》的发布让业内同仁的目 光聚焦到过去一年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态势上,该《报告》对中国传媒产业进 行深入分析,剖析了新技术引领下的商 业模式。其中的数据显示,2015 年,中 国传媒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增幅较 2014 年略有放缓。一方面是面对复杂多 变的全球经济环境,我国的经济增速开 始放缓,各行各业的投资趋于谨慎,广 告行业在 2015 年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冲 击,全国广告经营额较上年仅增长 5% 左右,甚至没有跑赢 GDP(6.9%)。在 严峻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国传媒产业 在 2015 年仍然增长了 12.3%,整体市场 规模达到 12750.3 亿元人民币。
传媒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 显示,传媒产业整体平稳发展,但结构 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2015 年,中国传 媒产业有两个有趣的“超越”:一是报 业广告和发行收入双双大幅下滑,报业 市场整体规模在 2015 年首次被电影票 房市场(440 亿元)超越;二是电视广 告市场发展疲软,下滑趋势明显,2015年电视广告收入首次被网络游戏市场 (1411.5 亿元)超越,这两个超越让传 统媒体感到深深的“寒意”。2015 年互 联网媒体的市场占比由 2014 年的 47.2% 上升到 51.8%,进一步拉大了与传统媒 体的规模差距,传统媒体影响力和话语 权体系都受到了严峻挑战。
2015 年,中国传媒产业的亮点之一 便是移动媒体,手机上网人数超过 6 亿, 逼近网民总人数。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 联网的、以大众娱乐为核心的文化产品 与商业市场相互交织,已经构成新的业 态模式。从市场层面看,“泛娱乐化” 有助于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打通文化传 媒产业不同领域间的通道,推动文化创 新发展,因此也受到多数互联网大鳄的 推崇。然而,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严肃 内容的影响力不断受到压制,过度娱乐 的副作用也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造成隐患,这将成为政府制度建 设的重要课题。
报刊遇困“寒风”阵阵
在 2015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呈现 的几大特点中,《报告》显示,在报纸 方面,“断崖”仍在继续,报业面临“生 死时速”。2015 年传统报业的“断崖 式”下跌仍在持续,全国各类报纸的零 售总量与 2014 年相比下滑了 41.14%, 其中都市报类下滑幅度最大,已达到 50.8%。相对稳定的订阅市场在 2015 年 也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传统报刊读 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的双下滑使得近年来 报刊经营举步维艰,与之相应的停刊和 休刊已成为传统报刊行业的一种“新常 态”。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中国停刊 或休刊的知名报纸数量约为 10 家,而 2015 年这个数字扩大到 30 家左右。
期刊方面,则出现了“停刊潮”。 2015 年年底国内著名时尚期刊《瑞丽时 尚先锋》宣布停刊,消息一经发布不禁 让人感到了来自中国期刊行业的阵阵寒 意。《瑞丽时尚先锋》杂志社作为中国 期刊行业中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企 业,其经营都已经开始收缩,可见其他 企业可能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在传统纸 媒哀鸿遍野的大背景下,坚持下来的期 刊企业所面临的往往也是发行、广告双 下滑的严峻现实。
未来整体格局初有判断
从市场、技术和资本三个不同层面 来看,移动互联市场经历了前期的爆发 式增长后,市场将逐步进入调整和细分 阶段;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 2015 年开始初露端倪,它们或将影响未 来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而 2015 年互 联网企业的强大资本优势不断凸显,它 们或将最终影响中国媒介产业未来的整 体格局。
媒介融合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传统 媒体与网络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融合 的过程是传统媒体将其传统优势资源向 新兴媒体市场转移。在 2015 年之后, 一种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针对传统媒体 进行收购兼并的“倒融合”开始逐渐成为趋势。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近年 来不断在传媒领域进行拓展,据媒体报 道统计,近两年间阿里巴巴已经入股或 者收购 25 家媒体,其中包括《京华时报》 《北京青年报》《第一财经日报》《第 一财经周刊》等。
“倒融合”之所以成为媒介融合的 一种新现象,本质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已 经今非昔比。经过多年的发展,阿里巴 巴、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已经掌 握了融合的主动权,传统媒体所能做的 无非是尽力配合成为互联网巨头们战略 布局中的重要一员。
而城镇化与老龄化或将成为传媒产 业的未来空间。城镇化与老龄化是未来 传媒产业市场格局变化的两个基础性的 变量。城镇化意味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媒 介还有市场增长的空间和潜力,而老龄 化则意味着媒介受众的年龄结构将在未 来 10 年 -20 年中发生根本性变化。中 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对媒介产业的发展 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人口不断向城市 流入也意味着媒介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仍然有市场空间和潜力。
此外,人工智能 + 传媒行业也充满 了丰富的想象,而其中最具颠覆性的就 是机器人写手可能在未来取代传统记者 成为新闻生产的主力军。目前,新闻写 作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财经报道和体育报 道领域,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 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显然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 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 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 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 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 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 持续扩大。
传媒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 显示,传媒产业整体平稳发展,但结构 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2015 年,中国传 媒产业有两个有趣的“超越”:一是报 业广告和发行收入双双大幅下滑,报业 市场整体规模在 2015 年首次被电影票 房市场(440 亿元)超越;二是电视广 告市场发展疲软,下滑趋势明显,2015年电视广告收入首次被网络游戏市场 (1411.5 亿元)超越,这两个超越让传 统媒体感到深深的“寒意”。2015 年互 联网媒体的市场占比由 2014 年的 47.2% 上升到 51.8%,进一步拉大了与传统媒 体的规模差距,传统媒体影响力和话语 权体系都受到了严峻挑战。
2015 年,中国传媒产业的亮点之一 便是移动媒体,手机上网人数超过 6 亿, 逼近网民总人数。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 联网的、以大众娱乐为核心的文化产品 与商业市场相互交织,已经构成新的业 态模式。从市场层面看,“泛娱乐化” 有助于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打通文化传 媒产业不同领域间的通道,推动文化创 新发展,因此也受到多数互联网大鳄的 推崇。然而,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严肃 内容的影响力不断受到压制,过度娱乐 的副作用也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造成隐患,这将成为政府制度建 设的重要课题。
报刊遇困“寒风”阵阵
在 2015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呈现 的几大特点中,《报告》显示,在报纸 方面,“断崖”仍在继续,报业面临“生 死时速”。2015 年传统报业的“断崖 式”下跌仍在持续,全国各类报纸的零 售总量与 2014 年相比下滑了 41.14%, 其中都市报类下滑幅度最大,已达到 50.8%。相对稳定的订阅市场在 2015 年 也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传统报刊读 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的双下滑使得近年来 报刊经营举步维艰,与之相应的停刊和 休刊已成为传统报刊行业的一种“新常 态”。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中国停刊 或休刊的知名报纸数量约为 10 家,而 2015 年这个数字扩大到 30 家左右。
期刊方面,则出现了“停刊潮”。 2015 年年底国内著名时尚期刊《瑞丽时 尚先锋》宣布停刊,消息一经发布不禁 让人感到了来自中国期刊行业的阵阵寒 意。《瑞丽时尚先锋》杂志社作为中国 期刊行业中极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企 业,其经营都已经开始收缩,可见其他 企业可能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在传统纸 媒哀鸿遍野的大背景下,坚持下来的期 刊企业所面临的往往也是发行、广告双 下滑的严峻现实。
未来整体格局初有判断
从市场、技术和资本三个不同层面 来看,移动互联市场经历了前期的爆发 式增长后,市场将逐步进入调整和细分 阶段;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 2015 年开始初露端倪,它们或将影响未 来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而 2015 年互 联网企业的强大资本优势不断凸显,它 们或将最终影响中国媒介产业未来的整 体格局。
媒介融合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传统 媒体与网络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融合 的过程是传统媒体将其传统优势资源向 新兴媒体市场转移。在 2015 年之后, 一种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针对传统媒体 进行收购兼并的“倒融合”开始逐渐成为趋势。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近年 来不断在传媒领域进行拓展,据媒体报 道统计,近两年间阿里巴巴已经入股或 者收购 25 家媒体,其中包括《京华时报》 《北京青年报》《第一财经日报》《第 一财经周刊》等。
“倒融合”之所以成为媒介融合的 一种新现象,本质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已 经今非昔比。经过多年的发展,阿里巴 巴、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已经掌 握了融合的主动权,传统媒体所能做的 无非是尽力配合成为互联网巨头们战略 布局中的重要一员。
而城镇化与老龄化或将成为传媒产 业的未来空间。城镇化与老龄化是未来 传媒产业市场格局变化的两个基础性的 变量。城镇化意味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媒 介还有市场增长的空间和潜力,而老龄 化则意味着媒介受众的年龄结构将在未 来 10 年 -20 年中发生根本性变化。中 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对媒介产业的发展 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人口不断向城市 流入也意味着媒介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仍然有市场空间和潜力。
此外,人工智能 + 传媒行业也充满 了丰富的想象,而其中最具颠覆性的就 是机器人写手可能在未来取代传统记者 成为新闻生产的主力军。目前,新闻写 作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财经报道和体育报 道领域,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 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显然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 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 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 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 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 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 持续扩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总局开展第二批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组织专家对所辖学术期刊进行
下一篇:上海 11 种报刊入选 2016 年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