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潮流 期刊与文明出版牵手

2014-07-14 13:29:00   来源:    点击:

    

        在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看来,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是一个标志着出版业未来的专业活动,多年来为我国出版业的文明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今年,中国期刊业也参与到这个意义非凡的活动中来,石峰用“顺应潮流,乘势而为”来形容期刊的这种参与。那么,期刊是如何顺应潮流与这种“文明”牵手的?让我们到上海国际印刷周上去看一看。
      观点汇聚——
      绿色环保应成刊界共识
      “今天,节约资源、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时代风尚,‘我环保、我参与’已经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声。”在7月4日举行的中国期刊与印刷论坛上,石峰在发言时用这样一句话切入此次论坛“绿色、环保、节约、创新”的主题。
      石峰认为,期刊业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完全可以也应该在实施绿色环保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有所作为。面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印刷材料、印刷手段、印刷过程的污染和浪费等问题,石峰直言文明出版是时代赋予当代出版人的使命,希望全国期刊业、造纸业、印刷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环保期刊出版物。
      和石峰一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在发言时也强调了期刊业与造纸业、印刷业的交流合作。他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日益明显,科技与文化出现了融合发展的态势,传统的期刊业和印刷业也迎来了难得的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人们对优美环境的期盼和追求,绿色环保、节约创新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客观上也要求期刊业和印刷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采取更加绿色环保节约的发展方式。
      “我们打造上海国际印刷周的目的,就是搭建印刷企业和上游出版单位交流合作的平台,希望印刷企业和期刊出版单位以及造纸企业,能够共同践行‘绿色、环保、节约、创新’的理念,在这个平台上开展对话交流,取得实际成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在发言时说道。她从印刷企业的角度介绍说,中国印刷业一直致力于为期刊出版单位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近年来,期刊印刷的整体质量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在总局绿色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绿色印刷在期刊领域得到积极实施,印刷企业为上游期刊出版单位打造优质、健康、环保期刊产品的能力显著增强,培育形成了一批专门印制高品质期刊的骨干特色印刷企业。目前,全国能够生产绿色期刊、高品质画册的印刷企业已经接近500家。
      签约合作——
      践行环保节约创新理念
      论坛上,期刊社与纸业、期刊社与印刷企业进行的两轮签约仪式搅热了会场。此次期刊业、造纸业、印刷业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有哪些?这对于推进绿色印刷、践行环保节约创新理念又有何意义?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了解,本次论坛上签约相关用纸、印刷战略合作协议的共有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当纳利(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期刊社等6对12家企业。
      对于利用上海国际印刷周这一有利时机,组织期刊社与纸厂、期刊社与印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石峰表示,这些协议的签订是刊社、纸企、印企响应“绿色、环保、节约、创新”倡议的行动体现,三方携手共同为实现期刊印刷绿色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绿色环保印刷用纸战略合作意向书,协议中出版单位承诺积极倡导所属出版社、杂志社和长期合作的印刷厂开展绿色环保业务,并在使用纸企纸张印刷过程或出版后,向纸企提供使用情况的意见反馈,促进纸张的不断改进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纸企承诺提供严格遵循国家环保标准和采用绿色环保工艺生产的印刷和出版用纸;并提供一流的物流服务,优质的客户服务和及时的售后服务,促进印刷出版业绿色承诺的实施。“期刊社还和印刷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系列协议的签订为期刊绿色印刷、环保节约创新理念的推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整个传统出版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石峰说道。
      绿色印刷——
      挖掘期刊“沉睡的资源”
      近年来,绿色印刷、按需印刷方兴未艾、蔚然成风,对印刷设备、纸张、油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给期刊业、印刷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对此,王岩镔介绍说,目前印刷企业服务于期刊的创意设计和物流配送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期刊与印刷呈现出深度融合发展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印刷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差异化需求,为个性化期刊出版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王岩镔看来,如何挖掘期刊出版单位“沉睡的资源”,需要印刷企业和期刊出版单位加强合作,探讨培育新的赢利模式,实现双方共赢发展。论坛上,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春琳从技术角度介绍的期刊绿色印刷,当纳利(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董立德介绍的《东方航空》等3本杂志按需印刷案例,都引起了期刊社代表的兴趣。“借助按需印刷和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期刊社或者消费者得以将精华内容通过个性化定制重新集结成册,进行二次发行。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增大了期刊的影响力,延续了文化资产的生命力。”董立德说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期刊协会五届二次全国期刊协会工作会在上海召开
下一篇:践行“绿色、环保、节约、创新”理念 推动期刊业繁荣发展---期刊印刷论坛成功举办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