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跨媒体共享内容资源
2012-06-13 11:22:00 来源: 点击: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铁军》杂志,是以宣传中国新四军光荣战斗历程为办刊宗旨的专业性期刊。近年来,为做大做强这本专业性极强的杂志,该刊充分利用自身丰厚的宣传资源,努力实施跨媒体合作战略,借助社会力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联手电视媒体——
平台互补 互相借力
《铁军》的跨媒体合作,是从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合作开始的。2006年改为月刊后,《铁军》确立现代办刊意识,坚持差异化办刊理念以及“原创、首发、纪实”的发稿原则,既注重史料存留价值,又注重当代教育功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办刊风格。
2007年,《铁军》精选2006年编辑出版的文章后,推出增刊《铁血将军儿女情》。2008年年初,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主任编导陈菱在看到这期增刊后,主动与杂志主编联系,寻求合作。双方商定,《铁军》主要负责选题策划,邀请采访对象并与之共商采访主题或重点;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主要承担编导、二度采访与录制、剪辑、播映。当年4月,双方合作项目正式启动。第一个选题《皖南三英烈家事》共5集,于2008年6月23日~27日每晚8点在该台的上星频道纪实频道《往事》栏目播映。此后,双方合作的《将帅风云录》、《项苏云忆谈母亲张亮》等陆续播映,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对双方成功合作,纪实频道于2008年7月给铁军杂志社发函表示感谢,认为“电视媒体与平面媒体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影响力上可以互相借力,相得益彰”,“在合作中,我们年轻的编导们亲身感受了贵刊严谨、求实、真诚的办刊作风。你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其后人的敬仰和尊重,使我们耳濡目染,深受感动”。与电视频道的这次合作,有效地提升了《铁军》的影响力。
联手平面媒体——
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
新四军是一支战斗的军队、一支文化的军队,拥有着取之不尽的宣传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宣传资源,延伸报道内容,是《铁军》的办刊宗旨所要求的。这几年,他们与出版社、报社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
2007年,是南昌起义80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也是新四军组建70周年。北伐名将叶挺既是南昌起义的前线总指挥,也是新四军的军长。在这年年初的一次业务交流中,该刊主编、副主编与当代中国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决定出版一本有关叶挺的图书。2010年3月,双方策划编辑的《叶挺画传》出版面世,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专门为该书撰写序言。这本书与此前《铁军》编辑出版的《叶挺相传》,为杂志跨出了与出版媒体合作的关键一步。
杂志与报纸的合作开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迅速进入抗震救灾大救援,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成为救援的主力军。一时间,“铁军”红旗在灾区各地高高飘扬。地震发生8天后,辽宁沈阳《华商晨报》主动向铁军杂志社联络合作。按照报纸的要求,《铁军》撰写了“铁军”救援的特稿《传奇铁军,抗震中传承军魂》,刊发在6月1日的《华商晨报》上。借助这篇特稿,《铁军》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东北地区。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3月,《现代快报》的《发现》周刊策划“将星”系列,并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双方商定,从3月底起,每逢星期一,在《发现》周刊上开辟《红星园·将星闪耀》专版,将长眠在南京雨花台功德园红星园里的开国将军和老红军的传奇故事介绍给读者。杂志社负责联络报道对象的亲属,报社担当采访、撰稿,遇到史实中的疑点、难点,由杂志社全权审阅改稿定稿。从去年3月至今年5月,已经刊发的文稿有《成就颐和路独特风景的将军张明》、《身上有13处弹伤的梁从学将军》等50篇。借助《现代快报》过百万多的日发行量,《铁军》通过“将星”系列大大拓展了读者面,扩大了杂志的权威性和知名度。
联手社会单位——
广泛合作 提升品牌
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是新四军驻地时间最长的军部所在地,但过去对这里的宣传少而又少。
2008年1月是新四军军部从盐城迁移至淮南盱眙黄花塘45周年,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与铁军杂志社共同策划、编撰了一本增刊《黄花塘》,对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3年1月10日移住黄花塘,直到1945年9月中旬撤往淮阴、山东,共两年8个月时间里的抗战业绩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和宣传。《黄花塘》出版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2009年3月23日,国防部部长梁光烈将军在会见到访的日本防卫相田靖一时首次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此语一出,四座皆惊。自此,“航母”进入国人视野,引起世人关注。从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诞生到此时已近60年,人民海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空前发展。为向广大读者普及航母知识,编辑部与泰州海军纪念馆联合编辑出版了专辑《世界航母之最》,于200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诞生60周年之日出版发行,有效提高了《铁军》的社会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京华时报创新刊聚焦艺术品投资和金融
下一篇:以史鉴今,减少期刊发展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