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抢滩资本市场IPO 行业限制或成最大障碍

2012-03-27 14:38:00   来源:    点击:

   

  传言已久的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知音传媒”)IPO终于有了确认的消息。

  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知音传媒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正处于初审之中。若成行,知音传媒或将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期刊传媒公司。

  “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期刊”《知音》迈向IPO的路上,或许需要先搬去体制的障碍。

  首家A股期刊

  2011年,知音传媒前身“知音实业”刚刚完成股份制改制,成立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该集团旗下有九刊二报10多个子公司和实体,产业涵盖报刊、图书、数字媒体、动漫、影视等多个领域。尽管目前知音传媒旗下已经有包括《打工》、《好日子》、《良友》、《知音女孩》等“九刊二报”的知音体系,但创刊于1985年的《知音》杂志,仍然是知音传媒中发行量和广告量最大的“现金奶牛”。

  “《知音》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8~35岁的青年读者,这部分人群占总读者比例的70%以上,该部分人群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而这也是《知音》的一大优势。”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微博)》采访时表示。

  而在内容上,《知音》所具有鲜明的草根文化消费特征,使其在普通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一直优势突出。《知音》杂志的创办人胡勋璧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他自己曾经毫不忌讳地谈过,他“就是农民的儿子,自己就是草根”。

  “随着影响力的逐渐扩大,《知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即关注普通老百姓爱与恨、情与仇的一种普通大众消费文化,与其诞生地武汉当地的城市文化中鲜明的草根气质相结合,具备了最牢固的民间基层城市文化基础”——有观点这样分析《知音》的文化现象。

  但不容忽视的是,就是这样一本大众消费的杂志,从27年前创办开始就一直是自负盈亏。由于市场定位精准,不仅在国内业界赢得了“最高发行”,也在海外实现了不低的发行。

  2006年10月,《知音》上下月刊单月合计发行突破660万份,这一数字几乎是其同类竞争伙伴的几十倍。

  而市场对其的认可从广告上也可见一斑。本报查询《知音》杂志2011年广告刊例报价发现,仅杂志封二、封三和封底185×260(高×宽)就已经报出了16万元的价位。

  “《知音》本身定位具有优势,贴近生活的理念,将使其继续获得读者的青睐和新用户的积累,加上《知音》逐渐转向多领域的媒体平台,使其不仅覆盖期刊、报纸、图书,还跟进了数字媒体、影视、动漫等多领域产业,因此,我们认为它后续还会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薛胜文告诉记者。

  而市场分析认为,此番知音传媒上市的意义还在于,在新媒体对传统纸媒冲击愈烈的情况下,“知音系”被资本市场的认可无疑对于纸媒的发展具有标志意义。

  曲折资本化

  事实上,这并不是知音传媒第一次传出上市的消息,甚至一度传出借壳、赴港上市等不同路径选择。

  对于此次上市的目的,扩展资金来源、募集更多资金应该是其最直接的想法。

  “通过上市能够扩展资金来源,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其次,上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知名度,获得更广泛的读者来源;最后,公司将在证监会的监管下,运行更加规范,这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是有益的。”薛胜文认为。

  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去年11月披露的数据显示,知音集团总资产达到7.92亿元,净资产6.42亿元,年经营收入3.59亿元,净利润0.77亿元。

  这个收益水平在同行业中已经属于相当可观。

  事实上,关于知音传媒的“不差钱”从其稿费标准就可见一斑——1999年,《知音》杂志开始实行税后千字千元稿酬的约稿机制。

  但薛胜文进一步表示,知音传媒上市可能遇到的障碍中,政策问题或许最为棘手——“从此前国内媒体上市经验来看,知音集团的广告、发行业务已经符合上市标准,因而关键在于一些政策上的限制,对出版行业的限制将体现在掌握出版业务的终审权方面。”        

        现阶段,国内报刊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博瑞传播(11.92,0.04,0.34%)、粤传媒(10.96,0.08,0.74%)、新华传媒(7.18,-0.01,-0.14%)、北青传媒、现代传播、华闻传媒(6.34,0.06,0.96%)和赛迪传媒(5.91,0.00,0.00%)等,从各自年报分析,报刊业的营业收入普遍不高,利润率较低,而且以传统报纸为主的上市公司成长性更低。

                                                                                                                           王蔚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日消费》探索合作共赢路
下一篇:《第一财经周刊》:坚持创新体现特色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