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改革推高资源整合新预期

2012-02-22 13:32:00   来源:    点击:

   

  随着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场化政策出台,中国出版传媒业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这无疑是中国出版传媒人期待已久的。

  1990年代创业办报纸,1998年申请刊号,2004年成立杂志社,2011年10月加盟内蒙古出版集团,与《内蒙古教育》(汉文)、《向导》杂志组建企业性质的文苑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林国东带领的《文苑》杂志在市场摸爬滚打了一圈后又回到了“体制内”。作为社长的林国东把这种回归视为团队的一次重要转型——与单打独斗相比,有一个大集团在背后“撑腰”,竞争中的胜算会更多。

  《文苑》杂志正是中国目前9000多种期刊中“散乱式”发展的中小刊物代表,随着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逐步完成,大量类似的刊物要么被淘汰,要么“回归”大型国有集团。

  按照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部署,报刊出版资源将主要集中于出版集团、报业集团、期刊集团、大型国有企业等主体,实现报刊产业集约化发展。

  打破条框,探新资源整合路径

  各地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按照中央部署,在2012年9月底前全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都要转制成企业,现在只剩几个月的时间。

  今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文艺出版集团重组,分管报刊业务的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透露,新集团会着手对所属报刊资源进行重组,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调研,调研之后决定是否要成立一个期刊集团。世纪集团拥有报刊30多种,多份知名期刊聚集于此,如《故事会》、《咬文嚼字》、《大众医学》、《上海服饰》、《理财周刊》等,如何发挥这些品牌期刊的作用、如何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品牌期刊适度的倾斜,是世纪出版集团报刊资源整合目前考虑的主要问题。施宏俊表示,整合主要围绕两个方向:一是支持原有的品牌期刊做强做大,办得好的给他们更多资源,办得不好的进行淘汰;二是打破刊社只能做刊的局限,给予品牌期刊打造延伸产品的空间,以《理财周刊》为例,除了杂志,还有理财学院、理财博览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刊物,使其品牌链更为丰富,从而拓展多元商业模式。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中心主任孙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刚从上海出差回到太原,他此次去上海的主要任务是与一家报刊出版单位商谈合作,这样的谈判今年已经进行了多场。“转企改制后,报刊社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我们希望通过外部合作尽快壮大自己的实力”。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资源的整合路径极具典型性。该集团拥有2报12刊,按计划,今年底明年初,将出资5000万元成立报刊子集团;同时,通过主管部门划拨和优势吸引,整合外部报刊资源,使刊群规模最终达到20多家,报刊资源结构得到优化。孙志勇告诉记者,报刊子集团的方案已经完成并上报集团党委会讨论,“通过成立报刊子集团,彻底整合报刊资源,建立由出版集团主管、报刊子集团主办的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集团’关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靠体制保障实现真正的战略转型。”

  在新一轮报刊转企改制中,山西确立了社科、教育、医药、生活等5大出版板块,以五大板块为纽带,整合省内报刊资源。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立足生活资讯类报刊,按照规划,省内一些同类刊物将陆续进入该阵营,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刊群。

  谈到改制后的规划,孙志勇说,“改制后要靠资本运作参与市场竞争。目前的报刊数量多规模小,但是平台好,我们会利用平台优势吸引一些民营企业或兄弟单位投资,对公司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增长点。”

  他还透露,改制后他们曾与北京一家数字出版企业讨论合作,通过对外合作实现传统报刊业务向数字化的成功转型。

  与报刊资源丰富的大省相比,内蒙古自治区的报刊力量显得极其薄弱,而《文苑》“游离”在外的市场化探索经验却成了报刊资源整合、发展壮大的重要引导力量。根据规划,内蒙古出版集团将在《文苑》杂志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区内其他报刊资源,打造一个真正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有市场竞争力的报刊出版集群。

  “中国报刊数量庞大,总量1万多种,但规模都很小,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和负担。因此每隔几年就要进行报刊治理整顿,1998年、2003年分别搞了一次,目的就是治理小、弱、散、滥的局面,但总体感觉有点儿‘换汤不换药’”,见证中国报刊业近20年发展的孙志勇认为:“此轮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比较彻底,转企改制的过程本身就可以甩掉一批刊物,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过程就会淘汰很多活不下去的刊物。更关键的是转制成了企业,企业是可以破产的,便于报刊的淘汰。”

  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规划提出“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半、降至5000家以下……”的建设目标。这就意味报刊业的整合力度将逐步增强,报刊停办、退出、兼并重组会成为常态,报刊资源逐步向有实力的报刊传媒集团靠拢。

  比法理转企更难的是市场化

  从2003年的报刊治理整顿,到2008年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报刊改制已进行了多年。经历了历次改制的报刊出版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报刊改革总体上是渐进式的,有些问题至今还未触及,比如刊号资源的放开。

  “报刊转企改制,刊号资源如果流动不起来,改革就还没有结束。现在的情况是新的刊号不会增加,做得不好的刊也不会轻易取消,创办新刊从哪里获得‘牌照’成为最大的难题,”施宏俊说。

  于2007年完成改制的卓众出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去年年底获批两份刊物《农业工程》和《矿业装备》,卓众出版企划管理部部长谢艳丽告诉记者,“刊号审批的过程很难,但这两份新刊目前发展都很好,今年,我们又申报了新刊号。”

  现在,卓众出版拥有18种报刊,下一步发展要真正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改制的速度太慢,改制4年来很多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谢艳丽说,2010年卓众出版通过及时更改刊名创办了《乐科》杂志,成功接收了一个优秀的期刊编辑团队,“如果当时稍有犹豫,这个团队可能就错过了。”目前卓众出版在同时进行着多项谈判——引入资本、“兼并”报刊、“收购”出版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动,卓众出版相信自己的机遇还很多。

  改制的目的是优势资源的配置向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倾斜,但事实上,这种整合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故事会》副主编夏一鸣告诉记者,《故事会》今年有望实现一个多亿的销售码洋。“《故事会》目前最大的需求是整合资源,除了刊物本身,图书出版也是《故事会》的另一主要利润来源。在资源配置上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出版社?”“更市场化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故事会》拥有自己的出版社和延伸刊物,共同围绕《故事会》这个品牌来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改制不是往这个方向发展,那么品牌期刊多年积累的优势就很难充分挖掘,最终走向式微。”

  事实上,《故事会》面临的难题不仅仅在这一个方面。“我们的银行账户上趴着几千万,但什么也不能做” ,夏一鸣担心,如果新的整合只是让报刊挪了一个地方,不能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报刊业的做大做强将遭遇新的障碍。“历次改制,主管主办、刊号资源等深层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解决的只是表面问题。报刊业的进一步发展势必要遵循市场规律,而现在的很多做法是‘反市场’的,话语权在主管主办方手里,虽然市场经济是自由市场,但社办期刊仍旧是戴着镣铐跳舞”。“刊社在资金配置和人才引进等核心问题上没有自主权和控制权,仅工资总额限制一项就可以挡住一批优秀人才的引进”。

  转企改制是目前报刊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发展”作为一个更大的命题紧跟其后。“今天的媒体生存环境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刊物要参与更复杂的市场竞争,就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否则可能会退到‘我只要把稿子编好就行了’的层面”,夏一鸣说,“杂志发展既有杂志之内的事情,还有杂志之外的事情,杂志之外的事情要符合市场规律,单纯做好产品本身是一方面,要做大做强,杂志之外的事情更多。”

  一位出版人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担忧:“现在有些大的出版集团好像在承担新闻出版局的功能,如果真是走向这个结果,那么所谓的改制,也仅是换了一个身份,不会有太多实质性的发展。”他认为,应该让更多有实力并在市场竞争中积蓄了能量和人才队伍的专业出版商有更多的实战空间,同时通过体制创新给予资本足够的吸引和保障,才能有机会让身处转型中的中国出版传媒业做大做强。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上海部署首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下一篇:《知音漫客》:一本杂志创造的奇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