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战线》 探索学术期刊核心理念
2011-08-02 12:51:00 来源: 点击: 当前,学术期刊该如何发展与创新?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瓶颈问题。譬如,面对众多面貌相似、刊发文章雷同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期刊界和学术界正在热议是否应该支持更多的综合性期刊向专业期刊转化?如果要转化,应该如何促进?转化后的期刊又该如何利用已经形成的品牌资源?在这里,我们以
《社会科学战线》为例,对这些问题略加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典型代表
《社会科学战线》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创刊最早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其发展历程和权威性的积累,在中国学术期刊中很有代表性。
从发行来看,高峰时国内单期发行量达8000多册,海外近2000册,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学术期刊中是非常好的业绩。
从作者队伍来看,它以“名家期刊”著称,刊发了国内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名家、大家的文章。近年来,《社会科学战线》不仅持续刊发了大批学术名家具有影响力的文章,还优先刊发了一批具有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新高度、新深度的文章,培养了新一代年轻的作者队伍,以良好的学术声誉获得学术界的赞誉。
从刊发文章的转载量来看,2008年~2010年,《社会科学战线》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转载率均排在全国社科期刊的第一、二位。
从政府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评价体制来看,《社会科学战线》连续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等重大奖项、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成为吉林省唯一连续4届获得国家期刊奖的刊物。
可以说,《社会科学战线》是中国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地处东北一隅的吉林长春,无论在人文资源环境还是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都无法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相比,但多年来这本杂志所作出的业绩、对学术界的贡献及其在学术界、期刊界所积累的口碑却值得称道。
伴随学术中坚稳步前行
回顾《社会科学战线》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3个显著特点。
首先,整体风格包括封面设计等要素在30多年中没有剧烈变化,都是以典雅的国画为主,只是在构图上有些微调。这虽然是杂志面貌方面的细节,但却说明这本杂志始终在坚持一个核心理念,即学术不是市场,学术的发展就是一砖一瓦在慢慢积累,由此,学术杂志绝不能跟风,更不能抽风。《社会科学战线》要伴随的,是那些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真的学人。
其次,坚守“沉稳、厚重、深刻、典雅”的学术风格。所谓“沉稳”,就是要有政治意识和质量意识;所谓“厚重”,就是容量大,每期50余万字,有意识地刊发一些高水准的大块文章,这是一般学术刊物难以承受的;所谓“深刻”,就是不只求新,还得追求分析阐述深刻、透彻,不只讲求大胆假设,还得讲求小心求证;所谓“典雅”,主要指封面设计,每期一幅国画,很有民族特点和观赏性。
此外,创新是这本杂志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30多年来,该刊在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再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以增加刊物容量;变小16开为大16开本,以适应国际趋势;变大学科栏目为小学科栏目,以使栏目的文章相对集中;增设特色栏目、问题栏目、专题栏目、热点难点栏目,紧跟时代步伐。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使杂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也是该刊不断创新的重要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本杂志文史类的文章刊发较多。随着应用学科的加强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该刊在巩固文史优势栏目的前提下,加强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及其他新兴学科的栏目。
进入21世纪,创新被各行各业所热捧。对学术期刊来说,创新绝不是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学术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科学战线》认为,要做到创新,最重要的是始终如一地伴随学术的中坚力量稳步前行,只有这样,未来的发展才会是健康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动漫期刊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今年广告收入前十期刊为时尚杂志